食笋不仅在其味 还在其精神意蕴

发布日期: 2023-10-19

 

 

 

竹笋作为一种美食,不仅满足味蕾的享受,还具有填补精神和心灵上的亏空的作用。人们对于竹笋的选择和评价背后,不仅仅是其食用功能的显现,更是社会风气和审美倾向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被视为品格高尚、刚直不阿的象征。而竹笋则是竹子中最柔软、最富营养价值的部分。因此,在选择和评价竹笋时,人们也会考虑到其所代表的品格象征。

谈及我国的食笋历史,可以追溯到《诗经·大雅》所记载的“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毛诗正义》笺云:“王既使显父饯之,又使送以车马,所以赠厚意也。”诗中记载了笋是周宣王时期韩侯祭祖所用食材之一,并描绘了韩侯祭祖的华丽场面,以彰显韩侯身份的尊贵。

 

《尚书·禹贡》云:“荆及衡阳惟荆州……惟箘簵楛。”箘即竹笋,在荆山到衡山南面一带的荆州,竹笋与美竹是该地上贡给天子的名产。

 

由此可见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中笋的贵族化象征。

 

到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中笋逐渐向日常化转变。

《竹谱》中写道:“苦竹,有白有紫而味苦。甘竹似篁而茂,叶下节味甘,合汤用之。此处处亦有。”对笋食用的需求使得甘、苦两种竹在当时被广泛种植。笋的贵族地位逐渐降低,它不再只是祭祀场合下的专用食材,一度成为士大夫阶层闲居所选美食。为了达到缘情的目的,魏晋诗人常把笋和竹联系起来,以深化笋审美化、人格化的属性,如谢朓的《咏竹诗》:“窗前一丛竹,青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在写丛竹枝繁叶茂、 新笋和故枝竞相争荣生长的同时,表达对顽强生命力的礼赞。

 

热爱生活的宋人在诗中还给笋起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别称,与宋前竹萌、竹牙、初篁等笋的别称不同,宋代笋的别称由来,是基于笋的食用角度,如“杭人嚇饭正要虎,日以千金换盈束”(周紫芝《苦笋》)。

 

 

宋人通过食笋体验来表达思想情感,由此而生的意蕴内涵也更加丰富。首先是笋给诗人带来的味觉感受,如“参禅得味咸齑淡,学道忘忧苦笋甜”(王十朋《归宗枞老言庐山有对云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予因以汤泉石镜戏成一绝》),“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苏轼《山村五绝》),是笋的甜与生活的苦的交融,也是笋作为山蔬代表上升到淡泊生活、反映志趣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