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笋,揭西人深处的味蕾记忆 | 探秘广东宝藏园
发布日期: 2022-04-16
.jpg)
.jpg)
在林丽琴身后的加工车间里,弥漫着苦笋清新独特的香气,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一批刚被采摘下山的嫩笋,正在经历削皮、蒸煮、真空包装等加工步骤,等待着被送至食客的餐桌上。
▲工人正在处理新鲜采摘的苦笋
▲外表翠绿是揭西苦笋的标志
“苦笋喜阴湿,盛产于粤北、闽东、四川宜宾等地。揭西苦笋所在的生长海拔更高,绝大多数在500米以上,部分更位于800-900米。”林丽琴说,高海拔产区云雾缭绕、雨水充足、日夜温差大,为苦笋有机物质的积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刀切会破坏苦笋风味,当地人一般建议手撕
每到雨水丰沛的三四月份,苦笋便会大量争相冒尖、破土而出,迎来产销两旺的最佳季节。揭西人爱吃苦笋,天天吃,顿顿吃,导致本地苦笋经常脱销。
“我们很想把苦笋推广出去,但目前产量还不够销往外地,限制了苦笋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林丽琴说,揭西县苦笋产业园的建设,是苦笋打开全国市场的重要一步。
.jpg)
▲广东京溪园罐头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志财
揭西县苦笋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也让陈志财为代表的苦笋从业者感到振奋。
作为当地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拥有“龙江牌”大洋野生苦笋等系列罐头食品的广东京溪园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成为苦笋产业园的牵头实施主体,目前已创办苦笋种植基地1.5万亩,年加工能力3万吨。
根据规划,苦笋产业园覆盖京溪园镇、五经富镇、良田乡等3大乡镇,总面积372.25平方公里。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模式,将产业园苦笋种苗、种植、加工、流通、销售、科技服务、文化休闲等功能合理布局,总体空间布局为“一心两区一带”。
“一心”即现代苦笋加工示范中心(核心区),主要建设现代苦笋加工基地、苦笋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基地、苦笋加工改造升级示范基地等。通过做大做强揭西苦笋加工产业,提升揭西苦笋的产业价值,形成揭西苦笋发展的新动能,辐射带动揭西苦笋快速健康发展。
“两区”指优质苦笋现代种植区和苦笋科技研发区。其中优质苦笋现代种植区主要建设苦笋良种繁育基地、生态种植基地等。通过良种繁育、良种良法示范推广、标准化种植示范等建设,示范带动揭西苦笋走上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优质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苦笋科技研发区则主要建设苦笋科技研发中心、苦笋科研试验基地等。通过进行苦笋种苗选育、种植技术、加工技术、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设施农业、机械化、病虫害防治、新产品开发研究等,为产业园提供技术支撑。
“一带”指休闲养生旅游带。利用良好的竹园风光和生态环境、丰富的产品及文化、凭借产业园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苦笋文化休闲旅游区,开发观光旅游等时尚旅游方式,扩展产业园农业功能,实现三产高度深度融合发展,并使各功能区互相联系,促进互动。
▲“龙江牌”大洋野生苦笋罐头是当地特色苦笋产品
在加工车间忙着打包苦笋罐头的高姐,已经在京溪园罐头公司工作了十几年,她不仅爱吃苦笋,还以苦笋为业。在揭西县,像高姐这样从事苦笋产业的当地农户有1.5万人,其中7000多人常年种植苦笋,增加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500元。
“乡姆二字就是大山里的妈妈之义。”让山里的妇女儿童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是林丽琴从深圳回乡创办乡姆合作社的初心之一。
目前乡姆合作社有80%以上的员工为当地妇女,既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又为当地妇女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难题,让她们平均每月多收入800元。
.jpg)
.jpg)